李世永:浅析地质灾害导致的建筑坍塌埋压事故 救援处置要点

阅读:83 | 回复:0
组教处 发表于 2020/8/13 |只看楼主|倒序浏览楼 主
的头像
30 0
性别 话题 回复
班长;
积分 150
发送站内信
关键词:

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造成的坍塌事故不断发生,此类坍塌事故一般具有预测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的坍塌滑坡事故救援行动,总结灾害特点和技战术经验,希望为消防救援队伍参与处置此类事故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贵阳市“5·20”海马冲建筑垮塌。2015年5月20日11时29分,因连续降雨发生山体滑坡,导致贵阳市云岩区头桥社区海马冲宏福景苑一栋9层居民楼内第3、4单元发生垮塌,共造成35户、114人直接受灾,16人失联。灾情发生后,贵阳支队迅速调集26辆救援车辆173名指战员5条搜救犬,270套装备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连续奋战77个小时,成功救出14名被困者(生还),搜救出16名被埋压者(遇难)。
  (二)毕节市“7·01”理化乡山体滑坡。2016年7月1日凌晨5时30分许,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偏坡村金星组因连日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滑坡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10户民房被埋压,30人被困。贵阳支队接总队调度命令后,第一时间调集轻、重型地震救援编队、搜救犬编队和战勤保障编队,共计18台救援车、76名指战员、10条搜救犬以及1118件套器材装备奔赴现场。参战人员连续奋战32小时,出色地完成救援工作。
  (三)贵阳市“7·11”万江路民房垮塌。2019年7月12日5点10分许,贵阳市云岩区万江路万江小区附近一居民自建房发生大面积坍塌,垮塌房屋占地面积220㎡,受灾3户,7名人员被困。灾情发生后,贵阳支队先后调集12辆救援车辆41名指战员2条搜救犬及200余件套器材装备前往处置。在62小时救援时间内,成功救出7名被困者,其中1人获救,1人轻伤,5人经抢救无效不幸遇难。
  (四)六盘水市“7·23”鸡场镇特大地质灾害。7月23日21时20分许,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21幢房屋被埋,数名人员被困。灾害发生后,按照省消防总队的调派,贵阳支队派出62名指战员、14条搜救犬参与救援,经97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搜救被困人员14名,占总搜救遇难人员的34%,为疏散解救被困群众最多、参战时间最长、搜寻埋压建筑面积最广的一支救援队伍。
  (五)贵阳市“10·28”美的置业广场建筑坍塌。2019年10月28日16时32分,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南路美的置业广场,一栋2层面积约为2862平方米的钢筋混泥土结构施工建筑发生坍塌。灾情发生后,贵阳支队第一时间调集周边5个消防站,共17辆消防车、80名指战员、8条搜救犬赶赴现场处置,通过11小时紧张救援,搜救被困人员11名(3男,8女,其中生还者3名),成功处置了此次建筑坍塌事故。
  (六)贵阳市“3·27”贵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塌滑。2020年3月27日22时10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清大道的贵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塌滑事故,灾情发生后,贵阳支队立即响应,调集轻、重型地震救援队和消防站共17台消防车、81名指战员、3条搜救犬及特种装备862件套到场进行处置,经65小时的救援,成功营救5人,搜寻遇难者7人。
  二、事故特点
  (一)现场情况复杂。“5·20”事故中,滑坡山体和建筑垮塌物堆积,形成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垂直高度高约10余米、坡度近90度的6000余方废墟,堆积密实、犬牙交错,作业空间狭小。“7·11”事故中一栋当地村民在区域内自建的高密度劣质楼房垮塌,楼间通道不足1.5米,南侧房屋三分之二外墙塌落,西侧两块混凝土楼板倚靠在北侧房屋上,随时可能发生塌落,北侧房屋墙体大面积脱落,水泥楼板悬吊于空中。“7·23”事故中,山体滑坡量大,由顶部初始滑坡形成连带冲击,松散区域累计叠加,下方区域逐步扩大,滑坡区域呈扇面,滑坡方量约200万方,相当于60个足球场。“10·28”事故坍塌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整体厚度为160mm,双层双向钢筋,内部纵横交织的网状脚手架因坍塌导致错乱堆积,挤压变形,被困人员被坍塌楼板和脚手架双层埋压,同时脚手架支撑着坍塌楼板,破拆救人难度大。“3·27”事故属于山体滑坡导致的泥石流、建筑倒塌、工业罐体倒塌、车辆变形叠加的复合型灾害,救援场地完全被泥石流包围,深度无法估计,期间数次出现刮风、降雨等恶劣天气,且因垮塌断电导致室外无任何照明,救援行动难度大。
  (二)搜寻定位困难。“5·20”事故建筑被滑坡山体剧烈冲击,造成部分楼体在几秒钟内整体前移、瞬间粉碎性垮塌、建筑结构完全损毁,人员无法逃生,滑坡山体与垮塌建筑构件交叉堆积,确定被困人员数量、位置等信息难度大。 “7·11”事故发生在凌晨,居民都在熟睡中,结构崩塌后,楼板呈错层挤压叠加式覆盖,生存空间极小,人员埋压位置不确定。“7·23”事故救援中使用的雷达生命探测仪,采用超宽频率雷达波进行反射探测,但泥石流中的水吸收雷达波,造成信号衰减,侦测器材性能发挥严重受限。“10·28”事故坍塌导致面积约为2862平方米的2层钢筋混泥土结构整体迁移10多米,11米高的建筑被坍塌至3米左右,10名人员施工作业分散,定位困难,搜索探测难度大。“3·27” 事故中,发生塌滑的砂石采料山体落地高差约260米,山体滑塌方量约10000m3,砂石伴随巨大势能冲入山底储存约2万吨污水的处理池中,且事发时企业正处于满负荷运转阶段,人员、车辆聚集度高,人员定位困难。
  (三)次生灾害难预。“5·20”事故建筑垮塌后,楼内大量电气线路断裂、燃气管道破损,存在触电、燃气泄漏爆炸危险;据现场监测,滑坡山体发现8条纵横交错的裂缝,以每10分钟1厘米的速度扩大,300余方的山体随时可能垮塌;五楼以上未垮塌的构件悬于救援作业面上方,随时有掉落的危险。“7·11”事故垮塌地点四周房屋由于受到冲击,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和局部坍塌,加之连日来雨晴交加,楼体反复热胀冷缩,楼房结构整体失衡,二次灾害随时发生。“7·23”事故滑坡顶部至山脚高差436米,滑坡面山体平均坡度达22度,救援挖掘造成堆砌体受力变更,可能引发新的滑坡。滑坡后的堆砌体呈不稳定状态,由于连续降雨,塌落山体吸水饱和后又形成新的隐患,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3·27”事故塌滑的山体,也存在随时二次塌滑的风险。
  (四)舆论高度关注。灾害事故发生后,社会影响大,民众关注度高;各级媒体高度关注,使用航拍、连线、走访等方式进行直播报道;周边住户及围观群众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传播现场情况,现场救援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受到极大关注。
  三、处置程序 
  (一)制定预案,快速反应。结合地区灾害特点,贵阳支队结合实际制定《重特大地质灾害力量调集预案》,一旦发生警情第一时间按事故等级前往处置,并向上级报告灾情,报请政府启动联动方案。在灾害现场迅速成立指挥部,下设搜索组、营救组、侦察组、警戒组、通讯组、政工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明确“全面排查人员信息、快速确定埋压位置、合理划分救援区域、全力展开搜索营救”的行动原则,确保救援工作快速全面展开。
  (二)广集信息,辅助决策。竭尽所能收集信息情报,可为正确研判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7·23”救援中,支队积极对接气象部门,加大雨情监测,随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动态和发展趋势,切实把握救援工作的主动权。“10·28”救援中,第一时间与现场逃生人员、施工负责人核对当日工作人员信息,确定被困人员数量,并通过图纸标会施工大致位置,再通过人员排摸、现场喊话、仪器侦查、搜救犬闻嗅、手机信号定位等多种手段,快速定位被困人员位置。“3·27”救援中,通过综合“询问被救生还者、比对监控视频、分析倒塌装置结构、手机信号定位、观察滑坡体冲击路径”等信息,结合失联人员工种岗位、工位台账,初步确定了失联人员被困位置。
  (三)合理编程,提高效率。“5·20”救援中,根据现场实地勘察情况,结合相关专家建议,指挥部确定“排障探测、精准定位、全力搜救”的救援总体方案和“统一指挥、分片组织、精确定位、突出重点”的战术方法,并以“2区8组”的方式,通过人工、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进行地毯式反复搜索,确保不漏一人。“7·01”救援中,现场指挥部研究提出“安全有序、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精准施救”的战术,采取“一面八点”和“以屋找人、精准搜救”等措施,结合村民提供的线索、搜救犬搜索和生命探测仪探测结果后确定被困群众大致方位,并以“人工挖掘为主、机械挖掘为辅”的方式,先后搜救出7名被埋压人员。“3·27”救援中,现场指挥部根据前期搜救情况,按照“安全评估、人机协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采取“1+2”(1台工程机械,1个操作引导员、1个辅助观察员)模式,组成4个编组不间断开展搜寻。
  (四)全面防范,排除险情。全体消防指战员救援行动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在灾情侦察、人员搜救、物品起吊、现场清理等各个环节作业过程中,与工程技术人员、结构专家紧密配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设立安全观察哨,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和路线,对事故现场进行不间断观察和监测。各级指挥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准确把握救援环境安全状况,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做到了现场情况不明不盲目行动,器材装备不检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不实施作业,确保了救援行动的安全有序。“5·20”救援中,协调建筑结构专家对楼房构件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危险部位,关闭燃气供应和现场电源,防止危楼倒塌、燃气爆炸、触电伤人,设立3个安全观察哨、2个安全检查点,并确定“长哨音”和短促汽笛声为紧急撤离信号。“7·11”救援中,由于现场情况复杂且存在发生二次倒塌的危险,指挥部组织建筑专家对现场进行评估,确定对毗邻危楼“先加固、再推进”,对救援现场“边加固、边推进”的战术措施,同时减少内场救援人员数量。“7·23”救援行动中,因现场阴雨连绵不断,不时有滚石、泥块滑落,现场设立2名观察哨不间断进行预警提示。
  (五)划分区块,定向搜寻。“7·23”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将事故现场划分为3个救援区域,贵阳支队安排7只搜救犬、2台雷达生命探测仪、6名山岳救援队队员分批次、分区域进驻现场,协同5台挖掘机对救援区域进行挖掘搜救。“10·28”救援中,根据现场灾情特点,确定“顶部开洞,强力破拆”的战术措施,采取“5区8组”方式,分区分组、分片包干、协同作业,按照“多手段排查、多方式定位、依托结构走向、梁柱多孔开槽”和“先活人、后遇难人员”等思路,全覆盖、拉网式对被困人员进行排查。排查过程中,将建筑施工图与已经凿岩开洞搜索过的区域结合分析,采取“排除标定法”迅速绘图标定,最终锁定最后一名被困人员的位置。“3·27”救援中,对倒塌装置核心区通过“以视频找人、以关联人找人”的方式开展重点搜救;对搅拌站南侧通过“以逃生轨迹找人、以滑坡体路径找人”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搜救;对厂区东北角,利用挖掘机开辟救援通道,通过“以运输车位置找人”的方式开展定点搜救。
  (六)强力保障,连续作战。历次救援行动中,全体消防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抢占“黄金72小时”最佳救援时机,昼夜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兵马齐动,粮草同行,面对救援时间长、气温不适宜、指战员体能消耗大的实际情况,同步启动战勤保障预案,出动照明车、装备抢修车、宿营车、淋浴车、炊事车等,以此确保一线装备器材、饮食、被装、休息得到充分保障,为成功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七)排除干扰,勇于担当。救援现场十万火急,争取微不足道的一秒钟,可能就意味着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鉴于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社会公共安全救援机制,传统的“分地区、分部门、分灾种”的救援机制暴露出“多头指挥”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救援工作。在实际参战过程中,消防救援队伍发挥组织管理、人员素质、装备技术、救援经验等多种优势,始终扮演着救援力量的“主角”,并为党委政府信任和接受,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四、启示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救援有序开展的保证。灾情发生后,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救援工作科学指导,确保了救援行动有序高效开展。“7·23”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作出批示指示,应急管理部黄明书记亲临现场指挥救援。“10·28”事故发生后,谌贻琴省长、陈晏市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黄明书记、孙华山副部长多次连线指挥。“3·27”事故救援中,黄明书记多次连线及电话询问现场救援情况,琼色局长视频调度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具体指导;总队、支队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始终坚守一线、身先士卒。
  (二)科学调度是精准高效指挥的前提。面对复杂艰巨的抢险救援任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基本情况,是准确分析研判灾情等级,调度足够救援力量的保障。在历次救援行动中,先期到场的救援力量对现场全面侦检,按照先重后轻的思路科学划分战区,陆续到场的增援力量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协调和相关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配合下,运用机械与人工、清障与破拆相结合等方法,定点作业、全力攻坚,成功营救被困人员。“7·23”救援中,贵阳支队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第一时间了解灾情情况,在上级发布增援命令前,先期整编重型地震救援队、国家山岳救援队、搜救犬队,组成跨区域地质灾害处置编队。
  (三)科技支撑是提升救援效率的抓手。在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保障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应急救援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着力研究摸索应急救援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适用,帮助救援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行动受伤概率。“5·20”救援中,鉴于东区垮塌楼体上方悬挂物较多、现场作业面坡度大等实际情况,微差定向爆破不稳定山体,起吊移出悬挂残余楼体,扩大救援作业面积、减少危险因素。“7·23”救援中,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实现15分钟快速建模,为指挥部高精度还原现场实际情况;利用GIS测绘技术分析出偏坡薄弱环节,确保现场安全员监测视角更明确,有效避险6次。“10·28”救援中,利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三维建模,快速确定了垮塌面积,复原了建筑全貌,并生成三维立体沙盘,并通过手机信号定位技术,准确定位了5名被困人员。
  (四)多方联动是合力完成任务的基础。消防救援队伍作为长期承担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的有生力量,其作用和地位已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下,要积极建立党委政府、应急部门协调下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安、住建、卫健、自然资源、交通、环保、民政、电力等相关联动单位的技术优势和业务特点,上下衔接,内外协调,做好救援辅助支撑,为圆满完成各类抢险救援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政工遂行是践行职责使命的动力。救援行动中,支队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及时开展战前动员和心理疏导,进一步鼓舞了士气,激励指战员不忘初心使命、视险情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充分发扬了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在“7·23”救援中,贵阳支队62名指战员全部签订决心书、请战书,叫响“我是党员跟我上”,涌现出各类先进事迹,分别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分享到:
| 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com/Atricle/Details/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