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张斌,男,贵州凤冈人,高中文化,1990年1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2011年6月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生前任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清镇大队云岭路中队战斗二班副班长,上等兵警衔。在扑救沪昆高速公路安顺至贵阳段东苗冲大桥两车相撞引发的火灾事故中,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为确保“九运会”交通要道的畅通和保护战友,不幸坠桥,英勇牺牲。被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省消防总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公安部批准其为烈士。

      生死瞬间,他是舍己救人真英雄

      正如张斌同志生前所言“在这和平的年代,消防官兵随时都有可能为祖国奉献出自己青春甚至生命,但是我们更知道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应该有消防车,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更应该有消防战士!”2011年9月10日21时18分,贵阳市消防支队清镇大队接到支队指挥中心指令:沪昆高速1881公里+400米安顺至贵阳路段东苗冲大桥上,2车追尾导致后车车体起火燃烧,火势较大,命令大队迅速前往救援处置。21时30分,张斌和12名官兵赶到现场,经侦察发现,现场2辆轿车发生追尾,后车发生火灾正在猛烈燃烧,而且位置处于消防车行驶方向的对面路段,被中央防护栏隔断,如不及时灭火清除障碍,将会造成沪昆高速的严重堵车。为确保“九运”交通要道的畅通,张斌同志在接到中队指挥员下达的作战命令后,冲锋在前,奋勇作战,在高速公路上占据有利位置实施灭火。由于现场火势较大,一支水枪难以对车体两侧火势进行有效控制,指挥员命令班长唐俊卫带领张斌穿越两桥中间的隔离带到对面路段增设水枪阵地(两桥间距106厘米、两桥中间正下方43厘米处铺有宽26厘米的管道线盒,线盒两侧各有40厘米宽的空隙,斜切面宽度60厘米,桥面离地面高度40米)。在穿越隔离区域时,班长唐俊卫顺利通过第一个护栏,正在越过第二道护栏时,燃烧车辆的轮胎突然发生爆炸,唐俊卫本能后仰,向后倾倒。说时迟,那时快,刚翻越过第一道护栏的张斌见班长有坠落桥下的危险,大喊一声:“危险!”迅速身体前倾用双手猛推唐俊卫,避免他从缝隙掉下桥去。正是由于这关键的一推,生死在瞬间移位,唐俊卫被推倒扶住第二道护栏,脱离了危险,张斌同志却因重心不稳,再加上桥面湿滑脚下踩空,从防震隔离带的缝隙坠到40米的桥下地面,现场官兵迅速到桥底搜救。21时55分,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对张斌进行紧急救护后,与现场官兵将他送往贵阳医学院附院抢救,11日0时21分,张斌同志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为“九运”安保灭火救援和保护战友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

      青春无悔,他是红门警营排头兵

      张斌在学习践行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的学习心得中写道:“没来部队之前,我总是能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不少关于消防事迹的事。特别是看到“5.12”大地震时,时常能看到断了的路,被打开了,看到被困的村民,脱离了险境,看到塌了的房屋,被撑起来了,更看到垂死的生命,也被拉回到他们亲人的身边,恐惧,令人窒息的恐惧,更被扫除了。一个个身着军装,头顶国徽的身影鼓起了百姓心中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的生命。更加大了我对消防部队的向往和追求!”正是怀揣着这种青春绿色的梦想,2009年12月,张斌同志如愿以偿入伍到向往已久的消防部队。刚到中队时,1米62的个子、48公斤的体重、又是城镇兵的张斌就给队长留下了一个大问号,这个兵能行吗?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训练、执勤、救援等工作任务中,“瘦弱”的张斌给队长留下来一串惊叹号。在单双杠体能训练中,他的手掌老茧破皮流血,却依旧咬牙坚持完成规定任务;在中长跑训练中,他总是要比别人多跑一段;课余时间,他缠着班长学习老兵训练内容。特别是在一次训练中,他的小腿被划破一道长长的血痕,当场鲜血直流,站立都非常困难,但是他不因伤病而休息,而是一边反思自己的训练失误,一边坚持在旁边看队友训练,伤势稍好,就立即立刻投入训练。战友张科磊问他,“张斌,你怎么那么拼命,难道想当将军啊”,张斌乐呵呵的回答,“我知道自己当不了将军,就想当个好兵,多学点东西,总是有用的”。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在部队的大熔炉淬炼下,张斌迅速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各方面业务都成为了中队的尖子,第一年就在大队的年终考核中取得了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不仅是训练场上的标兵,更是学习上的尖子,入伍以来,不仅每一堂课认真做好笔记,还及时撰写各类心得体会,积极向支队信息网投稿,连续两次代表大队参加支队举办的践行“三句话”总要求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读书演讲比赛,他撰写的演讲稿《忠诚铸就丰碑》、《让党永存在我们心中》被总队、支队网站刊发;作为中队团支部文体委员,经常组织各类文体娱乐活动,特别是由他组织排练的合唱节目《红红的警营红红的我》参加支队“在党旗下成长”歌咏比赛一举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张斌还能正确面对挫折,因在考学前代行新兵班班长职责以及连续奋战在“一抗三保”和繁重的应急救援行动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准备,今年6月,张斌以微弱的分差意外落榜,中队的战友都为他感到惋惜,中队指导员至今记得,当时怕他挺不住,主动找他谈心,他微笑着说,“今年考不上,我明年再考,如果注定我当不了干部,那我就踏实当好一名士兵”,并主动向中队提出了留队申请,展示了一名90后消防兵的青春风采。由于综合表现突出,2011年3月在同年兵中,被第一个任命为副班长,6月份又在中队同年兵中第一个光荣入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待人如亲,他是古道热肠好心人

      父母离异的张斌,非常明白亲情的可贵,非常理解父母的决定,他从来没有过多的怨恨,而是默默地充当着两个家庭间的亲情纽带,经常打电话汇报自己在部队的工作生活情况,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和自己“弟弟妹妹”的学习情况。他把这种博大的亲情也带入了部队,时时都在用心和爱感化着身边的人。他生活节俭,不为自己乱花一分钱,但他对爱心捐助活动很积极,仅一年,就在微薄的津贴中爱心捐款302.5元。他对战友关怀备至,看见战友训练受伤了,他就帮战友擦药;战友病了,就给战友送病号饭,因为他经常送“病号饭”,后来中队的“病号饭”被战友们亲切的称为“斌号饭”。说起他对战友的关心,新兵张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自己感冒发烧,张斌送他到医院,为他掏钱看病买药,晚上高烧复发,张斌班长又背他去医院,还守在床前照顾了他一夜。文书李学国也还清晰的记得在一次高速公路车辆事故的救援中,班长吴兆超在已经严重变形的车体上进行破拆救援,还是新兵的他担心班长的安全,爬上去扶着班长,结果被班长吼了下来,他就在下面扶着班长的腿;新兵万谦也还记得,自己一心想考学,总是找借口逃避训练去看书,班长知道后,多次找他谈心,不仅教他如何复习,还跟他说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张斌的爱心有时候常人还真难理解”,清镇市大队大队长魏国勤深有感触的说。今年8月9日,清镇消防大队组织官兵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大家觉得他个子小、身体比较单薄,不让他参加,但他坚持要去,到了医院以后,医生也以这个原因不让他献血,他伸出胳膊缠着医生,好说歹说硬是献了200cc。对于张斌的爱心,清镇市敬老院的老人们念叨不停,他真是好孩子啊!他经常来看我们,帮我们打扫卫生,整理杂物,帮我们搓腿、揉肩,陪我们聊天,给我们唱歌,碰上过节,他还送给我们送米、面、油、水果等营养品,对我们像亲人一样!

      竭诚奉献,他是驻地人民贴心人

      “清镇,这个美丽的城市,我早已把它当做了我的故乡”张斌在他的演讲中曾经深情的讲到。作为一名消防兵,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百姓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无论是掏马蜂窝,还是开门取钥匙,无论是灭火救援,还是抗凝抗旱救灾,总有他忙碌的身影。2011年初,清镇市遭遇长时间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张斌作为主力队员,和战友们一起为群众拉水送水,破冰铲雪,打通凝冰公路,在零下的低温中流汗,当手套被脱下时,张斌的手掌已被长时间使用的铁锹磨破了血泡,指导员当即叫他休息养伤,可他却嬉笑着回答:“就留我一人在中队,太孤单我才不愿意呢!反正上些药后,戴上手套,保暖,不要紧!”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在抗击冰雪灾害的第一线,先后参与道路除冰30余公里,19次为2100余名群众和200余头大牲畜送去生活、生产用水共计104吨。进入7月,全省88个县区市又不同程度地遭受着严重旱情威胁,消防总队组织了“红水桶”公益行动。清镇市是特旱灾区,10个乡镇的百姓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威胁。张斌同志主动请缨,参加大队抗旱救灾突击队,利用“红战车”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线为百姓送去清泉。对于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他更是扛起“红水桶”来回穿梭于田间地头、山间小道为他们送去甘露,为了抢时间给百姓多送水,他们顾不上休息和吃饭,饿了就啃几口干面包,困了就在车上小憩一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一直奋战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张斌和战友们先后40次为3万余名百姓送水200余吨,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受到了禄智明副省长等领导的接见和赞扬。

      张斌同志作为一名90后的优秀士兵,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热爱消防、一心为民、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因为“忠诚为党、竭诚为民”的理想信念早已烙在他心中。正如他父亲所说的那样“张斌穿上军装就是党的兵,脱下军装才是我的儿子。”张斌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他知难而上;在战友遇到危险的瞬间,他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总书记 “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用生命和热血给自己的人生划出了短暂而永恒的壮美轨迹。